2015年6月,我手握毕业证,站在了人生新起点,跨越祖国南北20余座城市,来到了杭州。杭州是个温暖的城市,我总是被这个城市的点点滴滴感动,于是毅然决定留在杭州,开启属于自己的奋斗旅程。
初入铁流,公司刚刚成立铁流研究院。彼时,行业内的自调节离合器和双质量飞轮技术与专利,被牢牢掌控在国外企业手中。为了打破这一技术垄断局面,实现公司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,公司管理层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,毅然决定由总工吴总亲自牵头,正式成立了铁流研究院,攻克关键技术、提升行业竞争力。
国总对于研究院的发展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,不惜投入重金采购了大量先进的测试设备。我们项目组全体成员齐心协力,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技术攻关工作中。无数个日夜,办公室里灯火通明,大家反复研讨方案、进行实验测试,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、调整方向。终于在 2018 年成功攻克了自调节离合器和双质量飞轮的生产工艺难题。后续,我们充分整合铁流和三环的资源,开启了双质量飞轮大规模生产的新征程。
与此同时,随着国际市场复杂多变。为了更好的发展全球化, 2017 年,国总亲赴印度展开深入考察,经过全面且细致的调研分析后,果断做出建立印度工厂的重大决策。2019 年,在工厂筹备建设之际,我有幸跟随吴总一同前往印度。由于饮食、气候、水土等多方面的极大差异,我们几个同事每次过去都会瘦很多,我第一次过去几个月,更是短短时间内瘦了40斤。
在工厂建设工程中,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,守护每一分资金的投入,我们与建筑商据理力争,没少发生争执。历经重重困难,2019 年 12 月,工厂终于迎来了剪彩仪式,张董和国总亲临现场,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,现场洋溢着喜悦与期待的氛围。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稳步推进,然而,谁也未曾料到,2020 年初,新冠疫情突如其来,航班中断,我们瞬间被困在了异国他乡。幸好,公司及时给我们寄来了 100 只口罩。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,这些口罩显得无比珍贵,我们倍加珍惜,一个口罩往往要反复使用好多天。凭借着这份执着,我们咬牙坚持生产。无奈疫情愈发严重,印度也不得不全面停工停产。我们在租赁的公寓里,开启居家办公模式。
在漫长的等待与坚守中,终于迎来了转机。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,各项限制措施逐步放宽。我们在做好各项防疫准备工作后,工厂终于重新启动。机器的轰鸣声再次响起,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在各自岗位上,一切又回到了正轨。还好,我们熬过了那段艰难岁月,守得云开见月明,工厂得以恢复生产,再度焕发出蓬勃生机。
如今,公司在国总的带领下,不仅在印度开设了工厂,今年泰国工厂马上也要开业了,铁流全球化进程又扩大了一个版图。“遭逢盛世,幸忝其列”,有此平台此生足矣。